2)第十五章 羊群效应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但双方进入持久战后,前线动则几十万军队伤亡。如何获得民众对战争的支持,是各国最头痛的问题。尤其当时广大工人在“欧洲幽灵”的影响下,都觉得财富就是体力劳动创造的,如何让他们加入战争到前线去送死,各国政府不得不在舆论上造势,抹黑对方。此时,赞美自己的正义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性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人们大多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而让人无奈的是,由于所处国家地区种族不同以及受教育及所获得信息内容的局限,所谓真相,只是人们以为是真的而已。一旦媒体有意进行偏向报道或者政府操纵舆论,迎合大众心理,一种举国的狂热及偏激就极易形成,这种所谓的“羊群效应”,历史上会搞宣传的人,比如希特勒,都很清楚这一点。在他们这些强人领袖的影响下,他们国家的民众往往会变成温顺的羔羊,任由国家宰割。这也是历史上看似不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不只一次会爆发的重要原因,人类文明在战争的舆论机器面前,看起来完全不堪一击

  当欧洲战争变得旷日持久之时,欧洲媒体残存的专业主义精神,也基本上瓦解了。

  比如法国的《十字架报》,把当时的战争宣传成种族之间的争斗:“高卢人古罗马人远古的热忱,在我们体内复活,我们必须把德国人从莱茵河左岸清除干净。这些声名狼藉的游牧部落,必须被赶回他们的疆界。法兰西和比利时高贵的高卢人必须用炮火的打击断然击退侵略者,种族战争出现了”

  法国举国上下在媒体的影响下,卷入一致赞同和德国战斗到底的狂热气氛中。当大量的年轻男子在政府宣传鼓动下参军之时,美丽的法兰西女人们则往他们的武器上套上鲜花,献上热吻,战争初期,法军连战连败,已经受到政府管控的媒体,没有事实来宣扬法军的胜利,只好捏造新闻。每天凭空报道德军的死亡人数,并且“报捷”说英法联军占领了德国汉堡。

  同时,英法媒体还一个劲抹黑德军,大肆宣传德国的残暴,同样一个事实,在不同国家的媒体发表,呈现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德军占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发表一份胜利的报道:“在宣布攻占安特卫普时,人们让教堂敲响了钟声。”法国的《晨邮报》这么转载:“据报道,在安特卫普市被攻占时,教士们被迫敲响钟声。”接着英国的《泰晤士报》则转载成这样:“据报道,拒绝敲响钟声的教士被解职。”最后这条新闻又回到法国的《晨邮报》:“据报道,野蛮的征服者对勇敢的拒绝敲钟的教士进行了惩罚,他们被脑袋朝下倒吊起来,像钟摆一样晃来晃去。”

  就像这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