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瓜分俄国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斯科奔溃以后,斯大林被冯国璋的亲兵逮捕,布尔什维克群龙无首,在各地遭到逮捕,德国英国法国也加大了攻势,苏俄迅速奔溃。

  1908年晚些时候,战事就基本结束了。李经述从上海启程,亲自去法国的巴黎参加和会,总统夫人席慕兰陪同。李经述带外交总长伍廷芳等使团成员在启程前,接受国际通讯社的联合采访时强调说:“我之前在迎接中国的军队的烈士遗骸回国时,就明确表示过,中国的士兵不会白白牺牲,中国将在国际谈判桌子上,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现在,是我去履行对国民承诺的时候了。”

  美联社的记者约翰乔治问:“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俄国将不会参加巴黎的和会,并称他才是代表俄国人民的,没有他的签字,任何有关俄国的国际决议都是无效的。”

  李经述笑道:“我觉得等到沙皇一家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地下室,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我们是战胜国,当然有权做出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决议。而且,这个世界,应该是强者说了算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请转送给尼古拉二世,我对他的处境,只能表示同情,他只能接受战胜国的决议。”

  不久,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主要任务是筹组国际联盟,重新瓜分俄国和俄国原有的殖民地。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代表七十多个国家,乱哄哄的,后改为“四人会议”,即中华帝国总统李经述,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皮洛夫,法国内阁总理斐迪南萨里安爵士。

  法国在对付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大战中作用不大,美国参战比较晚,这时也不够强大,被英国和德国冷落一边。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中国总统李经述,英国首相班纳文爵士,德意志帝国总理皮洛夫成为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就是主宰者。

  在会议过程中,英国想维持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德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得到乌克兰和波兰作为殖民地。中国希望得到巨额的战争赔款,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作为中国的海军基地,还有靠近远东的三百万平方公里俄国国土,美国则在拼命推销“门户开放”原则,主要是争取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自由进入沙俄地区。实行机会均沾。各国商议对俄国停战的条约,也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承认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高加索等国**,这等于肢解了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交出116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分三十年付清。俄罗斯废除普片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