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生员,生头!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可笨办法,他倒是有一个。长缨在手,无所畏惧,天下各军卫尽在朝廷之手,有什么可担心的。不是所有书生,都有黄巢的本事。而且就算是黄巢复生,也抵不过明军的火枪、大炮。

  朱肇煇拍了老三一把,笑道:“太子爷,别听你三叔瞎扯,还不至于到动刀兵的地步。”

  “读书人大多都是势利之徒,贪慕权势地位,只要价码够了,圣人的牌位也能当噼柴,反之的道理也是如此。”

  读书人为什么读书,辅弼天子,安定天下,不过是他们的遮羞布,为自己披上一身华丽的外套,仅此而已。

  他们要是真看透了功名利禄,还会吃那寒窗之苦吗?他们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为了通过科举改变他们的命运,成为人上人。

  反之的道理是一样的,朝廷要是在钱粮之外,仕途之路彻底堵上,相信他们一定会知难而退。

  新政里不是说了吗?反对朝廷新政的官员予以罢官,生员褫夺功名,永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就拿这条治他们,在施行的加一条,凡是反对新政的官员、生员,除本人要受罚之外,子孙家卷皆按藐视国法论处,罚没良籍,子子孙孙永不许入良籍。

  “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藁于上,他们这些人伤的是国家的根本。”

  “太子爷,他们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朱肇煇相信,一旦朝廷较真,施加惩处,那些浑水摸鱼的跟着起哄的,胆小怕事的,亦或者为子孙考虑者,皆会知难而退。

  到时候剩下的,便是那些铁了心跟朝廷作对的。些许差役,便可将这些人一网成擒,根本用不着军队。

  揉了揉下巴,皱着眉头的朱文圣,喃喃道:“竭泽而渔?”

  是的,就是竭泽而渔!朱雄英兄弟三人,早就看好了,而两阁六部的重臣们之所以不说,也是因为他们也懂这个道理。

  大明朝如日中天,永诚盛世恩威天下,王朝正值上升的阶段,谁跟朝廷作对,就是寿星公吃砒霜,嫌自己的命太长了。些许包藏祸心之人,清理掉了也就是了。

  放下茶盏,朱雄英澹澹道:“听明白了是吧!听明白就去办,没什么大不了。天塌下来,还有我们这些老的呢!”

  瞧着恍然大悟的太子,笑呵呵的走出殿,朱雄英笑了笑。这孩子还是太厚道了,做事没有他年轻时狠辣决绝。不过也好,将来当了皇帝一定跟他祖父一样,是个人人称道的皇帝。

  同样看出来的朱允熥,不由言道:“皇兄,是不是觉得太子与仁宗很像?”

  从情感上讲,相比于仁宗,朱允熥与兄长的关系更近。可怎么说也是亲爹,说没感情那是假的。

  现如今,人到中年,儿女都渐渐长大,经历过世事,朱允熥也对仁宗的思念更深了。这几年,皇帝每次去东陵,他也会跟着去。

  点了点头,朱雄英感慨道:“子肖其祖,挺好的。咱们朱家,总得有个讲道理的皇帝,对不对!”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