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郑秀文的建议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都看在眼里;郑家长女郑秀文在台湾就学,大家也是都知道。

  所以永胜伯郑彩纠结,那些大儒们也纠结,当所有的纠结都没有找到出路时,大家只好闭口不谈这些事情了,只能放下争议向前展。

  就算是有人一直在学汉唐集团的做派,他们也只好捏着鼻子默认。

  好在厦门民间终究有杠爷、胡旱三这样的人物存在,至少能让永胜伯郑彩心里安慰些。

  胡旱三和杠爷一样,都是用汉唐集团的物件吧,但是又从不说它好,就是一口咬定是福建本土的好。

  上一次永胜伯郑彩在无意中现了杠爷这个人才,便又派人去找其它类似的,结果还有很多,但是没有这两个人这样突出。

  永胜伯郑彩安排人接见了他们,好生勉励,鼓励他们多说说福建的好,永胜伯郑彩的好,到时候一定有打赏。

  胡旱三和杠爷两个人认识了后,胡旱三说:“当年我娘生我时,地里连遭了春、夏、秋三旱,于是,我爹便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大名。”

  杠爷说:“这不对啊,若是一连遭受三次旱灾,应该叫三旱哪?”

  胡旱三摇着头说:“这名字是长辈起的,必有他道理,若是小辈之人怀疑了,便是不尊重长辈,不尊重长辈的人,必是会犯上作乱的人!”

  杠爷慌忙说:“我就是问一问,哪里怀疑了?!哪里不尊重了?”

  胡旱三说:“问就是怀疑,怀疑就是不尊重,不尊重就是预备犯上作乱!”

  好吧,当时接见他们的是郑家集团情报安全部长郑则仕,听着他们的吵嘴,他整个人都要疯了,赶紧把他们送出大门。

  结果这两人最后还成为了朋友,这世事真是难以预料。

  杠爷最终现这家伙有个特点,他看报纸从来不花钱!

  《福建时报》不说了,那个基本是送人看的。

  但是《汉唐时报》不行了,这得买。

  胡旱三有自己的办法,他去捡别人看完后丢的,或者去趴在正在读报的人后边看,或者装作要买的样子,翻着报摊上的《汉唐时报》快地看,最后放下走人,总之,想让他看报拿钱,那是别想了。

  胡旱三非常会省钱。

  但是时间长了,报摊卖报的人都认识他了,见他来便脸色不好看。

  没事,胡旱三不当回事儿,咱再换一家,厦门岛上报摊多。

  杠爷笑着说:“按你说的,看人家报纸不给钱,就是小偷,小偷就是品行不端,品行不端就是会犯上作乱!”

  胡旱三嘿嘿一笑说:“好像你是花钱买报一样!”

  “我当然花钱买《汉唐时报》了,订一年的便宜好多。如果我不这样,怎么能说你呢?”

  “甚好,快把上一期的拿来,我漏看了好多!”

  “……我服你了。”

  当然,厦门百姓能安心看报,这是好事情。

  这说明现在局面大好,不是小好,不是一般的好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