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7章 总有人要倒霉_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7章总有人要倒霉

  关于克罗地亚人的态度,匈牙利军方早有准备,但科苏特却有些破防了,他无法接受自己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马扎尔人的事业是如此光荣而伟大

  拒绝提议的耶拉契奇作为帝国的走狗,哈布斯堡的奴才绝对是优先制裁的对象。

  不过无论是旧贵族,还是未来匈牙利军中翘楚们都不愿意去接手这颗烫手的山芋。

  首先去山区剿匪就不是一件容易出成绩的事情,克罗地亚地形复杂,即便是能在正面战场打赢推进速度也不会十分理想。

  其次,克罗地亚地区在匈牙利人眼中就是个穷乡僻壤,这种地方没有油水可捞会让士兵们缺乏动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克罗地亚有八万正规军,更有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且民风彪悍,并不会轻易投降。

  虽然匈牙利人觉得耶拉契奇缺乏头脑,但也承认这个人是个硬骨头,所以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出现了。

  匈牙利方面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科苏特自然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他火线任命了一名支持匈牙利的军事贵族。

  第二点则是部分村庄的战斗过于惨烈,尸体太多来不及掩埋,所以用焚烧的方式防止疫病的传播。

  但很不幸民兵在正规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根据幸存者的记述:

  爱尔榭贝特·巴托利将少女们的血液榨干,用来饮用和沐浴。

  这里有一个很违反常识的事实,克罗地亚贵族并没有争取自己使用克罗地亚语的权利,他们要求的是在议会上使用德语和拉丁语的权利。

  “万岁!”

  与疯狂洗白马扎尔英豪相对的是对其他民族英雄的抹杀,几乎所有斯拉夫人的英雄都成为了野蛮、无知的强盗,而德意志哲学家则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小丑,至于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先贤更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一些村庄试图引用帝国法典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些村庄则是组织起了民兵试图用武力捍卫自己的权利。

  总之这样一个人应该和好人不沾边才对,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爱尔榭贝特·巴托利被硬生生洗成了对抗奥地利人的民族英雄,因为她将自己身边的德意志族侍女都用来榨汁了。

  莫高·亚诺什在1848年之前一直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直到他结识了科苏特才受到了重视。

  “自由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承认祖国的居民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划分出等级或特权群体,它把共同自由的福音给予所有人,不分语言,不分宗教。”

  强盗这个词深深地刺痛了克罗地亚人的心灵,因为他们历史并不以劫掠为耻,但这不代表他们喜欢被说成是强盗。

  历史上克罗地亚人在1848年之前对民族的概念并不强烈,他们与匈牙利政府的矛盾点主要是两个。

  这一世他的运气依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