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泥船渡海诵六甲 妙笔生花观百家16_诗仙剑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便生出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并将圆月十五定为节,称仲秋。受觞唐文化影响,塞外邦国亦学得此节,呼拜月、追月、玩月等等。

  半个月后,突厥,仲秋节至。国君拜帖,宴请文臣武将,及其国中名门望族于帝殿内,赏月吃月,饮酒为欢,与民同乐;实则,是想借此机会施行帝术,拉拢和巩固各方势力,还有收买人心。

  李家,自在其中。

  因李白缘故,李客和月娃得居上位,高于文臣武将,临坐国君近旁。很快,桂花酒上,月饼盘盘端出,伴着胡人歌舞,众者有说有笑谈聊起来,好是热闹。

  “来,我敬大家一盅!”

  “回敬吾王!”

  这国君虽才二十出头,但确实厉害,善懂御人御心之帝术。在如此场合下,他没有居高呼自己为‘王’,而呼为‘我’,仅这一个呼头,就博得不少人心喜,觉他是仁君,当拥之。

  “今日乃为吃月节,大家不必拘束。”国君说着,转身看向李白,见得此时他正津津有味吃着月饼,全神贯注。遂,国君脸上带笑,对李客道:“李大善人,数月之前多亏贵公子出手搭救,否则我突厥定当国灭。趁这佳节团圆,不知我是否有幸,能够步到贵公子近旁,为他亲手酌上一盅谢酒,敬之?”

  国君是真想为他亲自倒上一盅酒,但其中原因不是出由敬仰,而是御人帝术。现在,李白在百姓心中乃为神明,国君只要拢住他一人,就等同于是拢住举国百姓。

  李客倒没多想,他只善于商术,而不善于帝术。听得国君此言,反有些受宠若惊,当即起身施行敬礼,说:“大王言重了!天地国亲师,无国便无家,护国,是每个百姓的责任。我儿虽得了些机缘,但一切都是应该做的事情。如今大王敬酒,乃我儿三生大幸,故,大王请便。”

  李客这话刚说罢,月娃便识趣拉着李白站起,准备敬接国君前来。而李白却已被那突厥月饼所迷住,未听到李客和国君对话,故而月娃将他拉起来后,他还手拿一桂花月饼吃着,全然没有搭理国君的意思。

  “多谢李大善人理解!”国君也不在意,挥挥手,唤奴仆,道:“来人呐!取浅酒,上玉盅,敬活佛。”

  国君此言话中有话,浅酒不烈,如甜酿,不醉人;玉盅为贵,皇室独有;尤其是最后三字‘敬活佛’,此是说给宴中众人所听,意会之。

  国君这话才罢不久,一侍女就端着浅酒玉盅步走上前,来到近旁。国君无有多想,当即脸带善笑,伸出手去拿侍女盘中的浅酒玉盅。却怎料才刚刚拿起,还不等将手缩回,这侍女竟忽地一抬头,看了他一眼。登间,国君心里竟情不自禁觉得害怕,两手一哆嗦,便见那浅酒玉盅纷纷坠地,发出‘哐啷’碎响,溅得他满身。

  闻声,众人皆惊,两旁视为飞速举刀上前,护在国君四周,包围这侍女。文臣武将慌问出了何事,国君愣上半许,擦擦额头冷汗,挥手说:“不用大惊小怪,是我不小心摔了这玉盅,不关她事,都退下吧!”

  “是,大王!”

  守将应,遂散去,侍女告退。

  “让诸位受惊了,见谅见谅!”国君扫去惊慌,脸转带笑,但他那手却还在瑟瑟发抖,说:“诸位且再此稍作等候,我去换件袍子便来。”

  国君说罢,也不管众人是何神色,当即快步匆匆赶回寝宫。结果才一进门,那侍女忽然从他身后突袭飞来,二话不说手起剑落,直接斩掉他两旁护卫十数人的脑袋。遂,剑锋带血,指向国君,吓得他‘噹’一下跪到地上,带哭腔,道:“母后,我错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