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1章 诛仙观三载修渡 问佛寺一刹惊鸿106_诗仙剑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那么,他定得一巴掌将你给拍死;连眼睛都不眨的那种。因为,佛祖,也是有脾气的。

  吴指南、四锅、五鬼和六邪活了这么久,也跟了赵蕤这么久,修的虽是道,不是佛。但天下一切事物其实都始出于太极,太极为一,也可说为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即是为‘道’。

  道有多大?宇宙乾坤又有多大?其实这些个问题,庄子已经告诉了众人,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大到没有最大,小到没有最小,这就是道,也就是宇宙。

  道即宇宙,宇宙即道。人也好,佛也罢,又或者是一粒沙石,一株草木,都只不过是‘道’中的一个‘相’。

  万物皆道,所以无论是甚么宗教,又或者是甚么种族,其理都是相通的,都在追寻于‘如来’二字。道,没把天下事物给区分成三六九等,佛也没有,是人自己把一切事物给区分开来的。所以九州分裂,所以三六九等,所以寻不到‘如来’真身,所以都在‘相’中。

  因了这些看似细腻,实则繁琐的区分,所以道已非道,佛已非佛。在向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被那些一知半解的人,给扭误了原本的意思。

  也因了这区分,所以,一个人他虽然很有学识,或者在某些方面很有技术,又或者在某方面他是个厉害至极的大师,有常人不及之处。无论他再如何了得,可是他却没有般若,即没有智慧。

  世间天下,缺得不是学识渊博和技艺独绝的人,而是身怀大般若的人。有些人自许熟读经书万卷,甚至自许倒背如流,可他只能称之为厉害,还不能称之为般若。譬如那些个小小年纪就可倒背百家姓,论语之类的神童,他们只能说是厉害,而不能说是有般若。

  般若是无形的,同时也是有形的,一个人有没有般若,不是单单用言语可以表述出来的。必需是言、法、身、行相结合,缺一不可,这才堪得上是初级般若。

  有些人正为自己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技术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佛祖和道祖,其实都在笑他不过是个行尸走肉般的皮囊。所以他不得成‘道’,也不得成‘佛’,永远活在一个‘相’字里。

  自己,把自己,给束缚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佛以‘言法身行’的大般若劝解、引渡世人,道也以‘言法身行’的大般若劝解、引渡世人。可最终的最终,都败在了‘人心’二字上。所以到了后来,无论是佛也好,道也罢,都,只渡有缘人。

  吴指南、四锅、五鬼和六邪虽没完全得‘道’,或者说得‘相’;也虽然没有那种真正的大般若。但是他们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