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6章 都督有何教我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6章都督有何教我

  …

  交州虽然地处偏僻,但曾经也曾过有过短暂的辉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便有不少中原士人逃至交州避乱,五胡乱中原后,晋室南渡,岭南之地,包括交州,再一次迎来大规模的南迁。

  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宗族逐步兴起,准确来说应该是九品中正制的简接推动,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宗族林立,交州也是如此。

  交州为首的便是杜氏和陶氏,陶氏便是起始于东吴交州刺史陶基,出自丹阳陶氏,丹阳陶氏虽然在隋唐有所没落,但在魏晋时期,也是非常强盛,如汉末的徐州刺史陶谦、东晋名将陶侃,以及名医陶弘景、名士陶渊明等等,全部出自丹阳陶氏。

  另外还有士氏,以汉末的交州刺史士燮最为出名;虞氏,以东吴名臣虞翻为代表,虞翻出自会稽虞氏,虞翻因触怒孙权,贬谪交州,在交州生活十余年,直至终老,其子嗣也在交州繁衍立足。

  而现在执掌交州兵权的司马兼统军杜之道,则出自交州杜氏,论其根基,则是出自京兆杜氏,那来历也是相当不凡。

  交州杜氏的起始可以追溯到东晋初年,当时京兆杜氏有一个人名叫杜元,官拜宁浦郡太守,宁浦郡便在交州附近,后因五胡南侵,中原大乱,杜元滞留岭南,从此落籍交州。

  杜元之子杜宝官拜交趾郡太守,杜宝之子杜瑗官拜交州刺史,而杜瑗之子便是刘宋名将杜慧度,剿灭晋末军阀卢循,降服入侵劫掠的林邑国,官拜交州刺史,爵封龙编县侯。

  此后杜慧度之子杜弘文接任交州刺史,从杜宝开始,一连四代执掌交州,可见杜氏之强盛。

  简单来说,从东汉以来,交州由士、陶、杜等豪族掌控,只不过到现在,已经衰落许多,远不如当年强盛,隋末丘和接任交趾太守(即交州刺史)后,更是整合豪族,以强横之势,控制交州军政。

  李寿来到交州后,倒是不像丘和一样大权独揽,他贪图享乐,不理政务,在分清楚交州状况后,便将政务交给陶氏,军务交给杜氏,借用两家的名望不费吹灰之力的掌控交州,同时也可制衡两家,使得不得一条心。

  不得不说,李寿这一招还真是走对了,也算是他的小聪明起到大作用,李寿本身没有执政之能,若是交州宗族一致对外,抵抗他这位外来主官,那他在交州将寸步难行。

  现在这种局面,军政协调,他也可以安心的享乐,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

  陶干和杜之道二人看不上他,李寿也是心知肚明,但他这人只要享乐就行,心态稳得很,毕竟他也不指望在交州做出多大的功绩,也不指望捞取名望,即便看不上他又如何,只要他们不是铁板一块就行。

  “在德啊”,李寿亲手给杜之道斟满一杯茶水,言辞里满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