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1章 庶子宁道亮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划分出“道”,还将一些同名州县全部改名。

  越州的治所就在合浦县,乃是合浦郡的中心区域,向来富饶,乃是岭南西部首屈一指的重镇。

  合浦县北枕丘陵,南滨大海,东、南、西遍布红壤台地,中部斜贯肥沃的河水冲积平原,且气候适宜,冬干夏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物产丰饶。

  早在汉代时这里便拥有绝佳的出海口,是通往林邑等国的始发港,至今依旧存在众多汉代遗存,可谓是岭南名城。

  当初宁纯担任第一任越州刺史,一方面是出自宁氏,颇有威望,另一方面便是高冲有意如此。

  当时的高冲招抚岭南,有承制拜授之权,便任命宁纯代理越州刺史。

  没想到宁纯在越州干出好大一番事业,不仅开州拓地,整出一个姜州,使得越州大治,政绩评为岭南第一。

  只是没过两年,越州的繁荣便招来摘桃子的人,改朝换代并没有影响到宁长真在岭南的地位,他听从侄子宁道明的甜言蜜语,便举荐宁道明接任越州刺史。

  身为岭南三大酋长之一,宁长真亲自保举,李渊自然给他这个面子,任命宁道明为第二任越州刺史,宁纯则调任南合州刺史。

  这对宁纯是极其不公平的,南合州可谓是穷乡僻壤,山林多,耕地少,俚僚汉蛮杂居,宁纯也不抱怨,闷头继续在南合州苦干。

  现在宁道明之所以胆敢起兵造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越州富庶,兵甲充裕,只是李渊所托非人,宁道明这厮硬生生将好好的越州祸害得一塌糊涂。

  进入越州地界后,宁纯便是心情低落。

  当年他雄心壮志,在越州撸起袖子加油干,身为岭南名士,亲自下地耕种以劝课农桑,也曾自掏腰包建立州学,并且亲自教授圣贤书。

  那时候的越州,欣欣向荣,一片大治景象,虽不说百姓富足,安居乐业,但也是稳定发展。

  但是现在,随处可见的荒地,宁道明大肆征兵,导致田地荒芜,三万越州兵一去不回,更是让越州百姓惊惶不安,毕竟三万越州兵,有他们的父亲兄弟。

  大军一路行进,完全没有遇到抵抗,高冲知道宁纯在越州颇有名望,便打出宁纯的旗号,让宁纯出面安抚地方。

  进入越州第一天,便是招抚大廉、安昌两县,这两个县的县令一听宁纯之名,毫不犹豫的开城归降,人的名,树的影宁纯虽是调离越州,但是越州百姓依然将他铭记在心。

  宁道明并不大才,只善浮夸享乐,所任命的县令以及守将同样也是这个德行,眼见朝廷大军到来,再有宁纯出面劝降,那开城都不带有丝毫犹豫,可见宁道明有多么不得人心。

  第一天便是招抚两县,这使得高冲等人心情甚是舒畅,当晚便在安昌县庆功。

  然而宁纯似乎隐隐有些忧虑,见高冲看过来,当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