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521章 斗米一疋绢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说,一直到武德八年,大唐并没有统一天下,因为割据朔方的梁师都依旧自称大梁皇帝。

  自前隋大业十三年,梁师都割据朔方称帝,改元永隆,至今为止,朔方地区的年号依旧是永隆,今年即永隆九年,甚至比大唐立国还早。

  现在大唐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但绝对不是国富民强,河北、山东之地十室九空。

  即便现在的大唐有兵有将,但李世民偏偏不敢用兵,实在是没办法,一个字:穷。

  打仗就是打后勤,没有粮草,饶是兵多将广,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一次高冲临时调动幽燕兵马举行军演,便是耗费颇多,朝中已经有人借此弹劾高冲,不怪他们抠,因为实在是穷。

  “頡利不是愚笨之人,我大唐正值皇权交替的关键时刻,这正是他的机会”。

  无论是从现实情况来分析,还是根据已知的历史进程,高冲心里明白,李世民登基之日,便是突厥人南侵之时。

  这也无需高冲提醒,其实有识之士全部心知肚明,只是李世民依旧心底不甘,一旦突厥南侵,唯有穷尽国力来发兵抵御,亦或是求和,这两个结果李世民都不忍受。

  见高冲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计策,李世民心里也是烦闷,拍案叫道:“他要战,那便战,我李世民即便吃糠咽菜,也要给咄苾老贼迎头痛击”。

  高冲暗叹一声,轻声说道:“殿下可知今日关中米价?”

  李世民怒气一顿,继而皱眉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打不过也要打,别无他法”。

  高冲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殿下可知米价?”

  李世民闻言一顿,“上次回报,斗米百余钱”。

  高冲只是摇头一笑,昨日他在西市从头逛到尾,可不仅仅是观察民意,沿路的粮铺他全部留意过。

  “殿下,恕我斗胆一问,你有多久没出宫了?这个米价又是什么时候报给你的?”

  “半月未出……你什么意思?”李世民勃然色变,当然,并不是针对高冲。

  “民间的米价已经不用开元通宝交易了,只用绢帛,斗米值一疋绢”,高冲慢慢说道。

  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钱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即为一两。

  一疋绢,即一匹绢,价格约在二百到四百文不等。

  “什么?”李世民眼睛一凝,瞬间惊怒,气势有些骇人。

  “斗米一疋绢?为何无人来报?为何不用通宝交易?”

  民生凋敝如斯,民间已经出现以物换物的情况,李世民说斗米百余钱,但现在已经是斗米一疋绢。

  一疋绢最少值二百钱,这说明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米,百姓只认物品,以物换物,这不仅是米价高涨,更是货币贬值,朝廷公信力受损的体现。

  高冲低头不语,他深知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原本历史上,太宗皇帝登基时,斗米一疋绢,然而李世民励精图治,仅仅三年,斗米不过三四钱。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关中丰熟……斗米三四钱……”。

  据《通典·食货七》记载:“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

  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麒德三年,米每斗直五文…

  永淳元年,京师大雨,饥荒,米每斗四百钱……”。

  这一切非人力所能为,战事不休、霜旱为灾、四夷扰……致使农业歉收,各地米价居高不下。

  “殿下,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相信这片土地,至多三年,一定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高冲神情坚定的说道:“只要君明臣良,只要风调雨顺,勤劳淳朴的华夏百姓如果没有昏君剥削,没有贪官污吏的压榨,只需要短短一两年就可以恢复元气。国富民强,不在于天灾人祸,而在于你,在于这天下之主”。

  李世民面色沉重的点点头,继而脸色一转,指着高冲笑骂道:“叫你来商议对策,倒是在这劝谏起我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