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1章 斗米一疋绢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1章斗米一疋绢

  …

  看着高冲潇洒的负手离去,长孙无忌满心不服,紧了紧裤腰带,小声嘟囔道:“明明比我年幼五六岁……”。

  “嗯?”高士廉虽然刚到知命之年,但是耳聪目明,闻言顿时瞪眼道:“辈分便是辈分,你待如何?”

  “舅舅息怒,外甥晓得”,长孙无忌急忙咧嘴笑道,然而凑近低声说道:“不仅是因为辈分,更因为功业”。

  “你知道就好”,高士廉瞥一眼长孙无忌,慨叹道:“我高氏崛起,便在于他们父子二人,而你长孙氏,则在于伱兄妹二人,你我两家需得辅车相依啊”。

  “舅舅说的是”,长孙无忌直点头应着,然而眉头一挑笑道:“太子御极后,舅舅必定拜相,高氏同样离不开你啊”。

  舅甥两人一同走在宫墙之下,清晨的朝霞映照着二人身上金光灿灿,一如二人的前途一样,充满着无限可能。

  高士廉闻言只是负手一叹,“我自问学识不输于燕国公,但有一样,我始终不如他啊”。

  长孙无忌一怔,直问道:“何处不如他?我觉得舅舅文武兼备,不弱于人”。

  这倒并非是长孙无忌的吹捧,高士廉自幼好学,涉猎文史典籍,颇通军事。

  当年在交趾时,协助谭国公丘和击败宁长真,稳固交趾,可见其军事才能,并且高士廉自幼便很有器量,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广泛赢得朝野赞誉。

  “子嗣”,高士廉仰天喟叹道:“我已年过五旬,青春不再,而你履行表弟,才质平庸,远不及高攸之,将来恐难维持门第,高攸之才是高氏未来数十年的希望所在”。

  长孙无忌愕然,仔细一想真是如此,高君雅如今年过五旬,然而身体健硕,尚能开硬弓,围场行猎不弱于年轻人,而高攸之则跟李世民同年,正值青春,高君雅父子二人足以维持高氏门第数十年。

  反观高士廉,虽是身体尚可,但子嗣远远不如高君雅。

  高士廉的长子名叫高履行,门荫入仕,现在官拜千牛备身。

  非是长孙无忌瞧不起这位表弟,高履行朴成至善,侍奉父母极其孝顺,高士廉生病时衣不解带的照料,但是待人处世方面,实在是过于木讷,看待事情毫无独特见解,完全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乖儿。

  史书记载,高士廉之妻鲜于氏去世时,高履行伤心过度,水米不进,唐太宗闻讯后,传谕道:“孝子之道,毁不灭姓。汝宜强食,不得过礼”。

  等高士廉去世后,高履行悲戚难当,再次绝食,唐太宗再次传谕:“古人立孝,毁不灭身,闻卿绝粒,殊乖大体,幸抑催裂之情,割伤生之累”。

  直白一点来说,高履行就是一个朴实善良的敦实君子,不善于智谋,后来高宗继位后,任命高履行担任益州都督府长史,这个职位他的父亲高士廉当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