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6章 郑善果回京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6章郑善果回京

  …

  在高冲看来,郑善果这人便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世家公子。

  他出自荥阳郑氏嫡系,父亲郑诚在从征尉迟恭迥的时候,不幸阵亡,杨坚为表优抚,下旨年仅四五岁的郑善果继承县公爵位,官拜大将军,食邑更是达到一千户。

  郑善果的母亲是清河崔氏的嫡女,郑诚战死时,年仅二十岁的崔氏成为寡妇,她的父亲是襄州都督东郡公崔彦穆。

  崔彦穆心疼幼女,打算让崔氏改嫁。

  岂料崔氏抱着年幼的郑善果坚决不从,并且说道:“妇人没有第二次委身于男子的道理。

  我的丈夫虽然死了,但是现在还有儿子,我若是改嫁,对于孩子便是不仁慈,对于丈夫便是不守礼,我宁愿割耳剃发明志,绝不做违背礼节、抛弃仁慈的事”。

  这番话传扬出去,甚是轰动,杨坚下旨褒奖,并将郑善果开封县公的爵位升为武德郡公。

  等郑善果十四岁时,便被授予沂州刺史,崔氏每次坐在帐后看着郑善果处理政务,如若处置得当,便是面露笑容,如果郑善果控制不住情绪,随意发怒或施展威风,崔氏便在郑诚灵位前掩面哭泣。

  郑善果见状只得跪拜认错,崔氏训斥道:“你从儿时便身居高位,爵封郡公,官拜刺史,你以为这是靠你自身本事得来的吗?如果你随意生气对别人耍郡公的威风,如何得对得起你战死沙场的父亲?”

  崔氏自守寡之后,便不再使用脂粉,只穿粗布衣服,常常纺织至深夜,郑善果说:“儿子现在官爵在身,俸禄已是够用,母亲何必这样辛勤劳作呢?”

  崔氏闻言便是严厉教导:“你的俸禄是天子报答你父亲为国事献身而奖赏给你的,你应当将其献给家族中的鳏寡孤独,以体现你父亲的恩惠,而不是自己享用”。

  在崔氏的谆谆教诲下,郑善果勤俭节约,奉公守法,名望大涨,一路升迁为大理寺卿。

  隋炀帝考评吏治时,以御史大夫张衡为首的巡察官吏,将大理寺卿郑善果的政绩评为天下第一。

  这个时候,郑善果的名望达到顶端,成功担任荥阳郑氏家主,然而好景不长,崔氏病逝,郑善果接下来的言行便是惊呆世人,他开始大肆挥霍,日渐奢靡。

  他好食鸭舌,原本崔氏在世时,一年到头不见得吃一次,崔氏死后,每日因食用鸭舌而宰杀的鸭子便多达百只。

  或许是崔氏在世时,压抑得太久了,崔氏死后,郑善果便彻底开始放纵。

  因李建成是郑氏的女婿,郑善果便是积极附和李建成,从而官拜太子左庶子,以图从龙之功,只是没想到一败涂地。

  见郑善果负手昂首,大步走出禁苑,高冲心里极其不爽。

  这厮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奉公廉洁、嫉恶如仇的大理寺卿郑善果了,颇有一种屠龙者终变恶龙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