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2章 最缺德的开国功臣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2章最缺德的开国功臣

  …

  正拿起一本奏疏的李世民听得高冲的话,这些事情对于高冲完全没必要隐瞒,笑一笑说道:“也不算机密,幽州的情况你也知道,李瑗素来跟我不亲善,便有意让王君廓前去幽州执掌兵事,制衡李瑗,你觉得如何?”

  高冲一听到幽州两个字,顿时明白前因后果,脑中隐约模糊的记忆翻涌上来。

  王君廓、幽州和李瑗,这三者牵连起来便让高冲想起一场闹剧:庐江王李瑗谋反案。

  对于李瑗,高冲并不陌生,甚至颇为了解,毕竟在金州跟他接触甚多,众人对于李瑗的评语只有四个字:怯懦无能,简单说就是既没有才能又胆小懦弱。

  原本轨迹上他之所以胆敢谋反,最主要的原因是便是因为他跟废太子李建成交好,唯恐回京后遭到李世民的清算。

  次要原因就是他得到了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他的亲家,执掌幽州军事的彭国公王君廓。

  王君廓可以说是开国功臣里面最缺德的一位,当然,这也是李世民的任用人才无底线的结果。

  《旧唐书》记载:“隋祚将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只要愿意为我所用,不管你是盗匪还是游侠,统统来者不拒,如此虽然可以招拢人才,但也难免有些品德败坏之人参杂其中,王君廓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新唐书》记载,王君廓幼年孤贫,衣食难继,常常偷盗抢劫,随身携带一个竹篓,这个竹篓跟捕鱼的鱼篓外观一样,不过王君廓将其内部改装,插入竹签,即:“内置逆刺”,简单说就是在竹篓里安装倒刺。

  王君廓带着这个倒刺竹篓招摇过市,遇到贩卖丝绸的商贩,便将竹篓扣到商贩的头上,因为竹篓有倒刺,商贩吃痛,一时半会儿难以取出竹篓,不能行动,王君廓便趁机将丝绸布匹席卷一空。

  仅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王君廓的阴险毒辣,至于后来的逼叔父造反、诈降丁荣、诈降宋老生等事迹,更是让他名声扫地,若非李世民不拘一格用人才,王君廓这种人人敬而远之的性子绝对难以出头。

  至于庐江王李瑗谋反,更是从头到尾都是被王君廓忽悠的,王君廓到任后,便是动起歪心思,怯懦无能的李瑗哪里是阴险狡诈的王君廓的对手,王君廓很快赢得李瑗的信任,李瑗对其推心置腹,并结成亲家。

  王君廓利欲熏心,心生一计,对李瑗说道:“大王如若还朝,必定一死,今有雄兵数万,何故自投罗网?”

  李世民派遣他坐镇幽州,他挑唆李瑗谋反,李瑗本就心中不安,现在听到王君廓的话,更是惶恐。

  这时的王君廓爵封彭国公,执掌幽州兵事,实乃大唐军中成名大将,见王君廓愿意支持自己,李瑗终于下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