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章:百世桥_越狱之我是任我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山,另一边是山岭蔓延,中间形成的山沟。

  这山沟也是住人颇多,安扎的密密实实,倒像有人特意规划过似的,类似于乔木村的布置一般,颇有星罗密布错落有致的感觉。

  出了山沟沟,就看到远处有一条大河,河上已经结冰,倒是有几个小孩子已经开始滑冰。

  他看见不远处有一座桥,是唯一的交通命脉,让一些人在此汇聚,两头都有十几户人家。

  桥这头看着有个小牧场刚好是一个八字形,地形颇为独特,已经让他颇有几分熟悉。

  连忙看向桥那头,发现有一个驿站。

  他也没有去踏冰,反而神情变得激动起来,直接就朝着桥走过去。

  看到桥,任我行也明白了这是哪里,南阳府,内乡县,百世桥,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西峡镇,是豫鄂陕三省交汇带。

  看来自己昏迷的时候,应该是从长江沿着丹江直奔,一路就赶到了李家沟。

  这个地方自己很熟悉,这里是原杰死亡的地方,也是原主事业的起点。

  这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荆襄流民曾经三次起义,刘千斤、石和尚、太平王,也就是这三场起义,让原主最终成为日月神教少教主。

  这是在黑牢里面就查到的记忆,本来为了了解黄仲公,但不料却发现了原主的一些历史。

  这一场起义也出现了很多人才,黄仲公据说以前只是原杰手下的客卿,或者说琴师。

  也是在这次事件中大放异彩,但是却不是武功,而是他的文治,以及耗尽家财支援建立郧阳府的忠义。

  江南四友就是在这段时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而最终原杰因功封赏,要上任南京兵部尚书,但是年已六十一,之前又是日夜操劳荆襄移民,体力不支,病死在上任途中,就是这座驿站。

  黄仲公等人在此守孝三年,朝廷征召了数次,也没有再出仕,反倒进入江湖,闯下了江南四友的名号。

  这座桥就是他们在守孝期间,为了纪念襄敏公功绩才建的,取名之意就是百世之功的意思。

  如果没记错的话,驿站后面应该还有个小祠堂,就是他们的守孝之地了。

  任我行有些唏嘘地看着这座桥,这位做的功绩确实是当得这百世桥。

  可惜二十年的风吹雨打,桥上的字都有些脱落,百已经变成了白,世已经变成了口。

  走到驿站,任我行特意绕了一下,也想看看这位襄敏公的祠堂。

  祠堂不过四五平米,还没有他的黑牢大,里面只剩一个牌位。

  已经布满了灰尘,地上也是许久没有人打扫,甚至都长了不少枯草,不过却也有一些纸灰,显然还有人祭拜。

  “你是从郧阳府来的?”身后却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任我行一扭头,却看到一个老头须发花白,大腹便便,一身绸缎,手里还拿着一个竹篮,里面全都是一些元宝蜡烛,正亲切地看着自己。

  他也点点头没说话,给老头让开了点地方。

  只见老头准备得十分充足,直接从篮子里面取了一块抹布,把排位等等都擦得干干净净。

  任我行见状,也没有闲着,反倒直接弯腰把地上的一些枯草都收拾了一下,也算是缅怀一下这位没共事过的战友。

  老头见状,又对着他友善地笑了笑,蹲在地上把杂草笼了笼,又把祭品放在杂草上开始了点火,甚至还递给了他一点。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