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帝后之争无悬念_汉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名的有奇思,更是写下了《登高》诗赋,这作诗作赋的能力,绝对是有的。”

  杨珍倒也是人精,首先将王戎夸到天上去,之后说出来的话,即便是有些得罪王戎,王戎恐怕也是不会在意的。

  之后,再捧杀王生,将王生捧得高高的,以至于若是王生不当场作出诗赋出来,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论起嘴炮来,世家向来是不差的。

  “不如这般,阁下先赋诗一首,之后,本侯再来,如何?”

  王生笑眯眯的看着杨珍。

  见到王生这副表情,杨珍自然是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但是仔细一想,他又是想不出这不妙的感觉到底出在哪里。

  他今日来渭水庄园,原本就是为了讨好太后的,做诗赋,那自然也是要的了。

  若是能讨好太后,以太后的能量,他弘农杨氏未来的前途说不定会更好。

  “也罢。”

  在来之前,杨珍早就已经准备好诗赋了。

  “沧桑变幻人不老,

  福荫后辈永安康,

  人间天伦阖家兴,

  只愿年年摆寿堂。”

  这个寿诗看起来更像是打油诗,但是祝福却是极好的。

  便是不懂诗赋如谢台,见到杨珍这诗赋时,眼睛也是微微亮了起来了。

  “好诗好诗,若是给太后这首祝寿诗,她定然开怀,并赐下珍宝。”

  谢台称赞,其他世家的人也纷纷出言称赞。

  杨珍的这首诗赋,虽然算不上太好,但是这样的立意却是极好的。

  若是给太后,太后定然是十分满意的。

  而王生则是在一边嗤之以鼻。

  不是说杨珍的这首诗不好,而是今日的主题,原本就偏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上层统治集团已经出现了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

  《诗经》中所用“万寿无疆”;“南山之寿”这样的颂句,在今天的祝寿活动中仍十分常见。

  民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美德,给老人祝寿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年高龄长者为寿,庄子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古人有“六十为寿,七十为叟,八十为耄,九十为耋,百岁为星”之称。

  祝寿多从60岁开始,习惯以虚岁计算,且老人的父母均已过世。

  开始做寿后,不能间断,以示长寿;祝寿重视整数,如60、70、80等,逢十则要大庆。

  尤为重视80大寿,隆重庆祝老人高龄;祝寿有“庆九不庆十”之说。

  如老人过60岁寿辰,并不是整60岁才做寿,而是59岁,“九”取长久之意,认为九是最尊,最大的数字,希望老人从做寿开始越活越长久;祝寿时,一般定于生日之日,要设寿堂,向被庆贺的长辈老人送“寿礼”,还要举行一定的拜寿仪式,参加寿宴等等。

  寿宴

  六十岁始,然而现在的太后,估计正值虎狼之年,最多不超过四十岁。

  一个四十岁的人,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