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太子,可有明君之相?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太子,可有明君之相?

  “家上,果真是这般言与相公?”

  待刘盈扔下一句‘少府官奴要用的粮食,咱俩一人出一半’,便扬长而去,萧何也不出意外的等来了当朝计相:北平侯张苍的拜会。

  听闻张苍略带诧异的发出此问,萧何也只能是苦笑着点了点头。

  “然······”

  “家上言:既今岁,关中官吏半禄,便绝无官奴全食之理。”

  “然欲善其事,当先利其器;少府官奴,便乃修渠之器。”

  “往日,凡官奴之口食,本就已以‘人月一石’之制,较于民户已然减半,若再减,恐于修渠事不利。”

  “故家上言:自今起,至春三月修渠事必,此四月余,少府与修渠事之官奴三万,其所需之粮米近十四万石,国库纵拮据,亦当出其半······”

  嘴上说着,萧何也不忘摇头苦笑着拿起面前,正静卧于案几之上的竹简,示意张苍过目。

  “此便方才,家上亲守于案前,迫老夫所书之函。”

  “待午时过后,老夫手中事毕,恐还当携此书,往国库一遭······”

  听着萧何满是无奈的道出这一番话,张苍只面色怪异的上前,接过萧何手中的那卷竹简。

  “即出粮米七万石,由备盗役卒输往三原,以付匠作少府阳城延之手······”

  默念出简上所书,张苍面容之上,不由稍涌上些许思虑之色。

  单看表面,这卷竹简上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算是相当正常的物资调拨手令。

  但让张苍稍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竹简末尾落款处,清晰盖在‘丞相酂侯萧何’几字之上的那方红印,以及萧何方才说:要亲自走一趟国库。

  ——自汉室立,这枚三寸见方的红印,有多久没被用在类似的物资调拨手令上了?

  莫说是有关物资调拨的手令了,便是天子刘邦的天子诏书,也经常出现天子用印后先行颁布,萧何再抽空用印,走全程序的状况!

  至于过往这数年,天子刘邦征战在外,朝堂大权尽掌于萧何手中之时,那方丞相印,也很少出现在朝堂的日常运作当中。

  除了关乎朝堂大政的正式公文,如汉元年,紧跟着《授民田爵令》而发往天下各地,以劝山中隐民下山安家的相府政令,萧何基本很少用腰间的那方相印。

  便是去年年末,刘邦率军出征之际,相府发往朝堂有司的那封‘凡有秩之官吏,皆暂发半禄’的公文,盖得都是萧何的私印。

  而现在,那方象征着‘佐天子以治天下万民’,象征着丞相大权的方印,却盖在了一封调拨粮米区区七万石的手令之上!

  甚至连萧何本人,都要为了这区区七万石粮食,而放下手中堆积如山的政务,亲自前往国库!

  如此大张旗鼓,这般郑重其事,其所表明的深意,自是不用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