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7章 大举入侵(1)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反坦克能力、防炮击能力、防空袭能力的全面提升。

  1937年11月初,日本通过对国防军坠毁飞机的研究,终于制造出了战机雷达,并迅速装备日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

  1937年11月底,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编组完成。

  历史上,日军在七七事变发生前,就在上海和青岛两地各驻有一支舰队,并在10月20日由驻守上海的第三舰队和驻守青岛的第四舰队共同组建成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由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任司令长官。因为中国海军的羸弱,这支中国方面舰队的实力算不上有多强大。

  但是,由于国防军的横空出世,平行时空的这支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却强大得太多,似乎已经有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影子。

  凤翔号航空母舰、瑞凤号航空母舰、长门号战列舰、陆奥号战列舰、榛名号战列舰、出云号战列舰等6艘日军主力战舰;那智号、青叶号、妙高号、高雄号、摩耶号等5艘重巡洋舰,龙田、那珂、由良、鬼怒等5艘轻型洋舰。以及大量的驱逐舰、炮舰、鱼雷舰等。

  凤翔号航母于1920年开始建造,1922年12月建成服役,虽然开工时间比英法等国的航母晚,但服役时间却比英法等国的航母早几个月,因此,凤翔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服役的真正航母。凤翔号满载排水量10600吨,动力4万马力,航速25节,配备4门140mm火炮,30门25mm高射炮,拥有舰载机21架。

  到了1937年,凤翔号已经沦落为日本的“二流战舰”,但由于是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其价值和意义巨大,由此可见日本对这场战争的重视。

  如果说凤翔号是日本最“古老”的航母,那么,“瑞凤号”则是日本最“年轻”的航母。瑞凤号,1935年6月开工,1936年6月下水,排水量14200吨,航速28节,动力52000马力,拥有8座127mm火炮,8座25mm高射炮,舰载机30架。

  历史上,在“淞沪抗战”中,曾有中国飞行员认为长门号和他的同型战舰“陆奥号”曾经参战,但日方并没有这二艘战舰前来中国的记录,估计是把“出云号”这艘一战时期的爷爷辈军舰看错了。

  但是,这次,“长门”和“陆奥”两兄弟都来了!

  “长门”和“陆奥”,是日本“八八舰队计划”巨舰大炮主义的产物,分别于1920年11月和1921年11月竣工。“长门号”建成后,立即便成了日本最大的军舰并作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旗舰,几乎成了日本海军的象征,日本国民也把长门号看成是“世界最强大的战舰”。这种历史,直到1941年“大和号”服役时才结束。

  “长门号”作为日本海军最大的战列舰,其排水量32720吨(标准)/33800吨(正常)/39700吨(满载);尺寸:全长米/宽米/吃水米;主机输出功率:80000马力;最高航速:节。装备有4座410mm双联装主炮;20座140mm舰炮;4座76mm高射炮;8座530mm鱼雷发射管;舰载机3架;乘员1368人。

  “陆奥号”作为“长门号”同一型号的姊妹舰,其排水量、航速、装备等,与“长门号”完全相当。

  “榛名号”战列舰,虽然名气没有长门和陆奥大,但其火力却依然是“巨舰大炮”级别的,该舰拥有4座(8门)356mm双联装火炮,16门152mm火炮。

  即便是老掉牙的“出云号”,也拥有4门203mm舰炮,14门152mm单装速射炮,12门12磅老式火炮,8门磅单装速射炮,以及4门450mm鱼雷发射管。

  (恢复更新,对于断更的致谦与说明,发在公众版上,请关心本书的大大们自行查阅哈)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