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6章_绑定气运:开局成为不灭的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召募丁壮,训练士卒,并率部加入关东军,曾以孤军向董卓进攻。关东军瓦解后,遂着手经营河南之地。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赤壁战后,又进军关陇,占领关中,由魏公晋升魏王,220年病逝。

  ············

  曹操从小喜读兵书,曾广泛收集各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接要》,又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曾传之于世,可惜原书现已失传。他在官渡之战及其众多战役中,都充分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他在军阀混战中能够由弱变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虽功盖天下,又‘挟天子而以令诸侯‘,但却能审时度势,至死也未代汉称帝,说明他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并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白脸奸臣。他曾三次发布《求贤令》,都把才能作为选任官吏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他身边罗致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和文臣武将。这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

  总之,曹操以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为消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促进统一大业的完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同一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拟的。虽然有时他也会表现出残酷暴虐和奢侈荒淫等诸多缺点,但他的巨大功绩却是不能抹煞的。

  九品中正制这是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在代汉建魏前夕接受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创立的一项选官制度。

  东汉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权门请托,贿赂公行,致使秦汉以来实行的察举、征辟等选官制度已腐朽不堪,加之军阀混战,士人播迁,原来察举制时盛行的‘乡举里选‘已无法照常进行,于是九品中正制便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办法是先由中央的司徒选择在京师任职的官吏兼任原籍州郡的大中正或中正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然后综合他们的门第、德才,订出‘品‘、‘状‘。品分九等,主要依居门第、资历,状是士人的德才行为。品、状写好后上报中央,以备选用。

  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中央吏部还较重视士人的状,但后来状则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选官用人单靠门第高下。这就为后来西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

  曹魏政权的建立及司马氏势力的崛起220年10月,曹丕在洛阳即帝位,是为魏文帝,曹魏政权正式建立。七年以后,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真、陈群、曹休、司马脀受遣诏辅政。

  ············

  次年,孙权和诸葛亮相互配合,向魏进攻。明帝当即派兵抵抗,又多次派兵北攻辽东,并淹有其地,使曹魏政权进入了鼎盛时期。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死,养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脀入朝辅政。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曹魏政权逐渐被司马脀父子所控制,日趋衰落。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