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章 哪里有熟人都好办事!_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慢慢聚居,才有了城南城西,最后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李家想买院子,又要离城东近一些,就是说李家有人要常进宫,起码常出入六部衙门。

  这样的金大腿,可是太难得了,什么都别管,先抱了再说啊。

  “李二爷,温先生,您二位来的真是太巧了。我们这对门院子最近就打算卖,房主年岁大了,没有儿女,打算去投奔侄儿。我们是多年的老邻居,相处也好,房主一时就舍不得走。若是二爷觉得我们这巷子不错,我就立刻去帮忙问问,如何?”

  不等李老二说话,雷博林已经扯了家仁的胳膊,欢喜嚷着,“哈哈,家仁以后咱们就做邻居了,书院放假,咱们也能一起回来了。”

  家仁也是笑,却说道:“我家买院子是为了以后我考试时候落脚,暂时这两年,我怕是还不能住过来了。”

  雷博林有些失望,幸好家仁又说道:“但最近两年,我也会常过来的。”

  雷博林这才重新高兴起来,说起这附近哪里好玩,哪家食铺的东西好吃。

  孙福听得心里叹气,平日瞧着外甥已经很不错了,但比照李家这个少年,还是差了一大截。

  起码没人家稳重,没人家行事周全啊。

  李老二想了想,方才接了温先生,一路到这里,坐马车只有一刻钟。

  而且这巷子是闹中取静,出入方便,乡邻也不错,想要再找这样地方,应该不容易了。

  他打定主意,就请孙福去帮忙问询。

  结果,片刻功夫,孙福就笑着回来带他们去看院子了。

  卖院子的老夫妻最喜欢读书人,听说是洛安书院的小先生要买院子,立刻就答应了。

  这会儿,两人热情招呼众人在院子前后转悠。

  院子前边是两间门面,租给一对儿小夫妻开了个杂货铺子,但铺子同后院并不相通,很好的保证了双方过日子的私密性。

  院子里正房三间,东西厢房都是两间,带耳房可以做库房和灶间。

  正房左侧有个月亮门通往后边的半截小园,角落挖了水井,种了一些花草,开了后门,供给平日出入。

  李老二几乎是立刻就看中了。

  房间够多,家里人过来有地方住,前边铺子以后收回来,自家开个小买卖也方便。

  老夫妻俩同孙福熟悉,在李老二也保证以后会好好照看这个他们生活了半辈子的院子后,他们就开了个五百五十两的价格。

  这个价格,相对以前,那是贵了很多。

  但如今这里是新都,突然挤进来太多人,房价都在涨,这价格又很合情合理。

  李老二当时就定了下来,甚至趁着衙门没有下差,直接去换了档子,把房契写在了家仁名下。

  不等黄昏笼罩整个城市,这座小院就是家仁的了。

  雷柏林羡慕的咋舌,闹着要家仁请客吃好吃的,惹的众人都是笑。

  老夫妻俩还要收拾东西,请李家容他们多住一日。

  李老二当然答应了,嘱咐他们慢慢收拾不着急,但是温先生要立刻住进来,方便明日上朝。

  老两口没想到一直安静随和的温先生,居然是当朝御史大人,简直惊讶坏了,诚惶诚恐的赶紧拾掇厢房,先帮着温先生安顿下来。

  温先生也没推辞,甚至都没同李老二客气几句。

  先前,一下马车,李老二说要买院子,备着家仁以后来考试,他就猜到这是借口了。

  实际李家买院子,就是为了给他落脚。

  他若是推辞拒绝,那不是毁了李家对他这片维护之心?!

  要知道,他亲生的爹娘都没有如此,李家却做到了,对他来说,是何等的可贵啊。

  千万句感谢,也不如记在心里,来日方长,报恩慢慢来。

  以后李家,就是他第二个家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